抗疫之战,医务工作者做出巨大贡献。针对疫情暴露的弱点,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革新进步的指导建议》对外发布,国内医学教育大幅度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加强麻醉、感染、重症学科建设力度,修订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策略,加大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关学科专业将被纳入国家重点范围急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增加专项研究生招生计划。国内将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一流医学院。
建议提出,提高医学专业学历教育层次。严格控制高职(专科)临床医学类专业招生规模,大力进步高职护理专业教育;稳步进步本科临床医学类、中医学类专业教育,缩减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招生规模过大的医学院校招生计划;适度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新增招生计划重点向紧缺人才倾斜。
着力加大医学学科建设。在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中,加强医学及有关学科建设布局和支持力度;2025年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授权单位均须设置麻醉、感染、重症、儿科学科,大幅度扩大麻醉、感染、重症、儿科研究生招生规模;2025年完成医学二级学科目录编制调整,将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纳入临床医学指导性二级学科目录并加强建设力度;修订临床医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策略,加大麻醉、感染、重症学科研究生课程建设。
加强全科医学人才培养力度。逐步扩大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培养规模,中央财政继续支持为中西部乡镇卫生院培养本科定向医学生;3年内推进医学院校常见成立全科医学教学组织机构,加大面向全体医学生的全科医学教育,建设100个左右国家全科医学实践教学示范基地;2025年起拓展临床医学(全科医学)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扩大临床医学(全科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规模。
加快高水平公共卫生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依托高水平大学布局建设一批高水平公共卫生学院;加大医学院校与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医院的医教研合作,3年内建设30个左右公共卫生实训示范基地;将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有关学科专业纳入国家重点范围急切需要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招生计划支持范围,增加专项研究生招生数目,在十四五期间持续扩大培养规模。
加快高层次复合型医学人才培养。扩大学术型医学博士研究生培养规模,拓展医师科学家培养改革试点;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中,强化高档基础医学人才和药学人才培养。
建议需要全力提高院校医学人才培养水平,依托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批一流医学院,在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中加强对医学人才培养支持力度,将基础医学等医学学科纳入改革试点,研究将护理(学)专业纳入国家控制布点专业;推进卓越大夫教育培养计划2.0,到2025年建设600个左右医学本科一流专业建设点,将中医药课程列入临床医学类专业必学课程。
针对新冠疫情暴露出的医务职员常识和技能的弱点,在以往强调将医德医风、法律法规等常识作为必学课的基础上,建议需要,将急诊和重症抢救、感染和自我防护与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等公共卫生常识和技能作为医务职员必学课;将医务职员同意继续医学教育的状况纳入其年度绩效考核必须具备的内容。(记者 任敏)
有关链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医学教育革新进步的指导建议